罗汉床,是我国古代卧式家具中的典型代表,是古老的汉族家具,称之为床,其亦为榻,被王世襄先生称之为 quot;最理想的卧具 quot;。
“罗汉床”这个词非常俚俗,至今没有学者能够很准确地解释出它的来历,有人认为它是从弥勒榻转换而来。
【弥勒榻】是什么?它很像佛教中的须弥座,是一个平面,没有围子,后来加上围子就叫罗汉床,人坐在上面,就跟弥勒佛一样。
随着人们的审美和生活习惯的不同,简约之风兴起,箱型榻中间用于支撑的腿足逐渐减少,甚至完全省略,只留下最外侧的腿足。
比如明代崇祯朝的《金瓶梅》刻本插图中,这种直足内翻马蹄的床俨然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样式。
从金瓶梅崇祯刻本中,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床榻有着典型而清晰的特征:三围板及直足内翻马蹄。从插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罗汉床既可坐又可卧,为我们更深入了解古人又多了些依据。
罗汉床一般正中放一炕几,两边铺设坐褥、隐枕,榻前常置榻凳或踏几,放在厅堂待客,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沙发。
明《五同会图》中两位官员坐在罗汉床上聊天
明清两代的厅堂,常以罗汉床为中心,是最为尊崇的私享领地,供主人和贵客使用。明式罗汉床更是文人雅士的最爱,较之头把交椅更为闲适随意,独处宴乐两相宜。
文震亨《长物志》写道:
古人制几榻,虽长短广狭不齐,置之斋室,必古雅可爱。
除了厅堂,罗汉床也被文人雅士用于书斋,用以阅读经史、观赏书画、赏玩古董,坐卧凭依无不舒适,困了就在罗汉床上小憩一下。
每当有知己来访,便在罗汉床上招待好友;或将小炕桌放在罗汉床的中央,边品着香茶,边吟诗作对;或者下几盘棋,甚至来几碟可口的佳肴,对酌畅饮,乘着酒兴侃侃而谈。
近年来,中国古代家具热,正在海内外悄然兴起,大有方兴未艾之势。
在国外,中国古代的家具艺术,日益受到重视,明、清家具已成为国外收藏家的热门货。在国内,古风今渐,旧式家具的陈设已成时尚。而作为明清家具美学的典范的罗汉床,其收藏和审美一直备受关注。
从结构到装饰,都简练至极,使人在视觉上得到满足,得到享受,毫无单调之嫌,有隽永之趣,允称古典家具精品。
试想在这样一张罗汉床上,正中置一炕几,既可依凭,亦可放置茶具。将其陈设在厅堂上,素雅端庄,光润莹亮。
上一篇:中式罗汉床
下一篇:红木家具里,什么木最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