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清翰林品牌成立于浙江省东阳市雷弄山下。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吴腾飞创办以来,一直奉行「工匠」
理念,成为国内高端红木家具行业中的领军品牌,建构性提出「东作」风格理念。建立「精雕」工艺
流派,促进了东阳木雕工艺与红木家具的融合发展,开创了中国红木家具行业中精品化发展之路。
其作品荣获国内外多次大奖,大清翰林品牌也荣获过众多的社会荣誉。
吴腾飞大师于2019被浙江省政府评为「万人计划」传统工艺领军人物,于2020年被评为「大国工
匠」。中央电视台一套大型纪录片《记住乡愁》、中央电视台四套《流行无限》等多档文化栏目都
对大清翰林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报道。人民大会堂首映的中国首部木雕主题文艺主旋律电影《匠心》,
更是以吴腾飞大师为原型,并在大清翰林内进行取景拍摄,将中国当代匠人精神搬上了大银幕,引
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。
大清翰林也是南京林业大学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的研究生实习基地。大清翰林
吸引了无数红木爱好人士的造访,成为到东阳买红木和文化旅游之时的必到场所,是当地政府宣传
政府宣传红木文化艺术的一张金名片。
走进大清翰林,就如进入艺术殿堂,体验「一闲庭」中品茗休闲空间之美,感受「翰林学堂」
修学立德之功。黄花梨馆、紫檀馆、明式馆、精雕馆、居家馆,更是从不同艺术风格的空间设计中,
满足了不同客人的审美和需求。在游览之中,可随时邂逅「十年制一器,五年造一物」的旷世之作。
家具和空间设计、展陈艺术在此得到了完美的呈现。
吴腾飞艺术馆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「中国古典家具的艺术殿堂」,在其中可洞见大师在文
化、艺术、生活、设计上的深厚积淀,位于九层的「雷弄山房」书斋,更是大清翰林品牌发展的神源
动力。
「择一事,终一身」是吴腾飞一生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。他将「八德文化」与「弟子规」
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,也是公司上下一致遵守的准则,是管理层人员的必修之课,「以德治企」、
「以易创新」成就了大清翰林品牌的发展之路。
为应对当下中国家具发展环境的转化,吴腾飞积极探索思考,于2019年创立「上汐」当代
中国家具品牌,并依托大清翰林深厚的发展基础与精神文脉,传承创新,携手并进,致力于开创当代
中国家具发展的新篇章。
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 立企先立人,人之不立无一事可举,治企之道在于用人之
长,容人之短,求同存异,团结协作,凡有一技之长者无不见用,有德而已,终无无用
之人。如此保合大和方能元亨利贞,无往不利。
斯人至贤终不能一力承当,须众志成城方有可为,海不辞细水,故能成其大; 山
不辞土石,故能成其高,或同事或同行,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,相济才能相生,合力方
可发展。
至诚则金石为开,人之天赋有异,闻道有早晚,行道有难易,然能自强不息,专一
至致其可成也,骐骥一跃不能十步;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,有形事物或金银或田产,瞬
息可成乌有,说来总是虚幻。惟有学养贯之终生愈久弥珍。大清翰林于短短数年间木
秀于林,其在诚也!无捷径可图,无过人之资可恃,惟勤勉不怠孜孜以求,遂有今日
之小成。诚所以善,善悔吝善自咎,所以自新进步。
华夏泱泱,儒释道三教相辅相成,古人书籍,近人著述,浩如烟海,人生目光所能
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,事变万端美名百途,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,不过太仓之一粟
耳。知天之大而吾当有敬畏之心,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,则不敢以功名自夸,而
当思举贤共图之,虽曰家具实兼物理,不因其小而舍其大。窃谓经商需做儒商,会工
还得能文,以比兴之隙学做文章。但愿器以载道,文以明志。
《易经》蕴含著丰富而深邃的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。乃群经之首,
大道之原。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再生四象,“生" 字贯穿始终。“生生
者”生而又生无穷无绝,变则通,通则生乃《易经》之根本观念。古人
以为宇宙和道合而为一,一而二,二而一,有律可循。而一阴一阳谓之
道,既对立又统一,万物从阴阳转化而来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无所不
包,乃知《易经》广大。
世人以《易》为术数之学,其实术乃最末之学,远未得其髓。《易》
学入世最久,世人可谓受之弥深,然不自觉。其中辩证思想颠扑不破,
无有出者。如《乾》卦爻之九三: 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,指企
业蒸蒸日上,处前进时心有警惕方能无险,时刻小心方能久远。《乾》卦
上九曰亢龙有悔,企业过于上位而不知身退,傲气太盛不予收敛,致祸
而不知也,须当戒骄戒盛谦卑致下自能转祸为福。
企业之道在于不断探索变通,变乃不变之真理,唯有通变可以致
久,生生所以不息……
吾爱红木,诚其有德,材美而坚,质朴而实,虚静山
中千百年未遽求谋,一朝入世,遂为帝王尊。明熹宗朱由
校不爱江山好木工,常斧斤不去手,雕镂精绝,人称木工
皇帝,政无显出本艺扬名,斯人去远海黄不老,此皆帝功
也!明亡清盛,紫檀大兴,宮中皆以紫为贵,雍乾父子躬
自谋划,造办监督,博采天下巧匠,雕镂镶嵌艺精绝伦后
世尊之清宮典范。嘉庆爷始,交趾黄檀得被圣宠。从此明
清两朝,黄紫红三色冠天。
凡此百年,躬逢盛世,东阳百工兴,雕刻犹复荣。羡
万物之得时,感吾辈之命使,窃谓薪火艺技不可绝,光复
传统势在行。纵观西洋奢华百达翡丽、劳斯来斯者,俱从
手工来,得非吾中华无神技乎?乃人之不欲其精矣!此诚
不及西洋远也。民族工艺位列不尊,曾不是吾辈之辱矣!
“大清翰林忐通绝品,黄紫红三色庋藏,以文为骨,以
史为志,工于设计长于营造,谋于当代利及子孙。”
精者:艺也!技也!文也!不独型材艺韵更兼器以载
道!所以然:“大清翰林只做精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