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器以载道”,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,讲究通过物的形态语言传达出一种境界。其体现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,是天人合一;体现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,是社会的和谐有序;体现于人与物的关系中,是心与物、文与质、形与神、材与艺、用与美的统一。这种要求反向而言即“道在器中”,古典红木家具,无疑是其中之集大成者。
那么,红木之美美在何处?初出茅庐或外行之人又该从哪些角度去品赏红木家具之美?
一、材质之美
孔子言曰:“绘事后素。 quot;在孔子眼中,绘事是那种装扮出来的美丽效果,而素则是自然的、气质的美,因此孔子认为 quot;素 quot;要美于 quot;绘事 quot;。红木之美,华丽天成,其简洁中蕴含着端庄和典雅,深邃中浸透着清丽与隽秀,所有这一切的华丽,因为天然而显得尤为珍贵。红木家具将这种材质天成之美作为尺度,在选材上力求尽善尽美、突出自然纹理。或如大红酸枝的清晰细腻,或如缅甸花梨之艳丽斑斓,或如刺猬紫檀之变化多端,工匠们在将这些名贵木材打磨制作成家具之时,都会把握住每种木材与众不同的气质与温度,方能达到这种天然去雕饰的审美境界。
二、结构之美
王世襄在《明式家具的结构》中写道:“凭借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、粗细斜直,连接合理,面面俱到,工艺精确,扣合严密,间不容发,常使人喜欢赞叹,有天衣无缝之妙。我国古代工匠在榫卯结构上的造诣确实不凡。”红木家具就通过这种各具特色的接合方式,不动用一个钉子,不涂抹一点胶水,不仅有控制木材变形、缩涨的功能,更有经久耐用之功效,更重要的是呈现出家具雅致、自然的整体形态,彰显着含蓄内敛的东方审美。
古典家具分为面与面、点与点、三种构件连接等基本构件结合。而每个具体构件在接合中,又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状态。榫卯结构的变化,实现了各个部件之间的接合,其中奥妙无穷,也使古典家具成品达到自然天成的审美效果。
三、纹饰之美
红木家具之美,不仅仅在于木材之名贵,雕刻之精美,还在于寓意深刻、变化多样的图案纹饰。没有任何一种现代家具像红木一样,能从细节处找寻到时代特色,用图案纹饰记录下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生活,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展露无遗。
通过精湛的雕刻工艺,愈发展示出木材所具有的清润、端庄、空灵、敦厚、隆重、典雅之美感,红木原木展现的沉穆、华美、流畅、润泽、坚密也更加摄人魂魄。祥兽瑞鸟、万字喜寿、花草虫鱼、历史典故,不一而足,工匠们将这些图案的美好品性与气质生动地描绘勾勒出来。站在散发着特有木香味的红木家具前,品味工匠们静心雕琢的寓意深远的图案,往昔一幕幕人文历史就浮现在眼前。
四、造型之美
一件红木家具的收藏观赏价值,是从这件家具的造型之美来体现的,其中,家具的比例、线条、气质神韵最为首要,点、线、面三个设计构成要素,相互交织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红木家具作品,或气势雄浑,或玲珑秀气、或精致典雅,无一不彰显出红木造型之美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,红木家具已进入寻常百姓家,显现出高贵、典雅的气派。大清翰林古典红木将一件件材质优良、造型优美、工艺精湛、韵味浓厚的红木家具带给千家万户,其神韵雅情皆在,为每一间居室营造出妙不胜收的古雅意境。
一件集材美、造型雅、结构考究、工艺精湛于一体的家具,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隽永的鉴赏生命力,可以让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得到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。
上一篇:中式红木家具:现代里的古典气息
下一篇:明式家具雕刻艺术的五种形式美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