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東陽, 我回來了。”
“兒時的點滴記憶,家鄉的深刻回憶, 都不斷在我魂牽夢繞之中連綿浮現...;‘一句,我是東陽儂’——更是我靈魂深處驕傲的印記。”
一句濃濃的家鄉話:“你,回來了!”,感動著無數在場的外漂賢士。這就是鄉情,這就是鄉愁啊...
“東陽, 我回來了!”
在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之際,南市街道于2020年元月2日,在大清翰林隆重舉行了《敘鄉情、話回歸,共商南市發展》鄉賢恳談會。與在外創新、創業的老鄉們共聚一堂,暢述桑梓情誼,共話南市發展。
1/6 南市街道黨工委胡洪仁書記致辭:
胡洪仁書記代表南市街道黨委、人民政府和近5萬南市人民,對鄉賢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,對鄉賢們多年來為街道的發展默默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。
“ 南市街道位於東陽市區的南大門,是木雕紅木家具的集聚地。是金東高鐵新城的主要建設地、更是我金華市地區經濟重鎮、工業重點示範區。”
經過近兩年的發展,我們南市已先後評選出了十個“十美村”,并持續在進行強化新農村建設,政府及財政部門會協同給予補助,讓我們做好農村典範帶頭人。
2/6 原東海艦隊政治部副主任、少將韋立汝:
打造高品質高鐵新城建設、高品質旅遊休閑項目、高品質宜居家園建設、高品質文化藝術殿堂、高品質醫、學配套設施等整體方向去規劃、去建設,對我們南市來說是個較好的方向;
“對於鄉情,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心中都有其深深的情懷。因為若是一個不愛家鄉、不愛父母、不愛故土之人,他肯定也不會愛國;”
“鄉賢的回歸就是信息的回歸、資源的回歸、文化的回歸、技術與理念的回歸;我們會竭盡我們的信息和調動我們的資源,為推動南市及整個東陽發展,略盡綿力。”
3/6 空軍裝備研究院正師級退休幹部胡昌浩:
家鄉的建設和發展,是我們時刻最為關懷的熱門話題,能為家鄉的明天獻計獻策、只要是有需要的地方、只要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,都是我們非常樂意的事情。
4/6 浙江省浙能技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陽辛:
東陽高鐵新城連接杭州西站,此去更只需用時31分鐘,若我們東陽、我們南市將高鐵新城打造成與之相互的科技園,并配置相應的周邊領域,便可借資源互通。
5/6 自然資源部青島海陽地質研究所所長、黨委副書記吳能友:
“關於土地指標問題並不是硬性問題,若我們自己能產生一個各方面都健全、都達到某一種層次的規劃后,是完全可以借用土地規劃;”
“例杭州已往下沙、紹興去發展資源;反之,我們能將營商環境、社會治理等招商引資項目配套,必有很大的發展。”
6/6 東陽市政協副主席張望峰:
“首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有你們的參與、本屆我們大家坐在一起探討、未來的每一屆更需要每一位獻策獻計;”
“若是你們在東陽有什麼問題,也儘管開口,只有讓我們鄉里鄉親,做好你們的後顧之憂,才能在外發展的更加安心。”
“同樣,也請你們相信我們,我們一定會將東陽、將我們南市發展地更好,會為各位鄉賢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。”
以下回顾乡贤参观大清翰林
我們堅信,通過此次鄉賢的把脈,借助其思想和智慧之光,為我南市街道的創新發展註入新的動力,使南市街道更具魅力、更具活力、更具實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