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式家具风格的形成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,从五代到两宋以后,包括辽金,到明代,社会经济繁荣频繁与外界协商,海禁开放,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。家具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,明代家具品种齐全,造型丰富,艺术风格逐渐成熟,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家具的成熟期。
由于社会和政治的稳定,经济的发展,园林房屋的兴起,东南亚等地珍贵木材的进口,木材制造技术的进步,以及大批文人参与设计等,明代家具显得“结构严谨”等等。线条简单流畅,做工精湛,造型典雅有意义,大小比例科学合理。这一时期以梨木、红木、铁木、鸡翅等名木为主的木质硬木家具,其风格被称为“明式风格”。
明式家具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,为“华丽、豪华、精致富气”的清式家具所取代,所以明式家具也包括清代前期生产的家具。
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十分科学。没有钉子,极少的使用胶水,不受潮湿或干燥自然条件的影响。使用攒边等方法,在跨度较大的部位之间,镶嵌有牙板、牙架、卡子花等,既美观,又加强了坚固性。明式家具拥有完美的结构设计,以及严谨的比例。今天,经过几百年的变化,家具仍然像以前一样坚固。可见,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具有很高的科学性。
明式束腰家具
“有束腰”和“无束腰”是明式家具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。束腰结构最显著的特征是表面和腿部之间的凹形收缩部分。这部分是“束腰”。腿和脚使用方形材料,腿不直接下落,而是转动马蹄铁或翻转马蹄铁。“无束腰”结构在没有凹面的情况下显示,腿和脚多由圆木或外圈构成。腿不会转弯,但会直直到达地面。
明代家具经过几百年的变化,流传至今仍很坚实,除了优质木材的具体条件外,主要是精准、科学、合理的榫卯结构。
我们看明式家具,其装饰与整体形状的比例,都是极为统一和协调的。如椅子、桌子等,其上下、腿部、臀部、背部之间、它们的高度、长度、厚度、宽度等,都是很完美、协调的。与功能要求极为一致,没有冗余繁琐,整体感觉是线条的组合。它的各个部位的线条,都呈现出一种笔直秀丽之势。线条挺而不僵,显示简洁、简约、典雅、大方之美。
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历史发展的巅峰,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,是中国智慧的杰出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