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式家具的样式

清代家具继承明代的样式、装饰、工艺,同时又发展新的做法、新的造型和新的装饰,成为一种新的样式。明式家具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开始出现变化,其原因或出工匠的自发,或为了迎合使用者(包括皇家和社会上)的需要。

1.至乾隆时,清式家具完全脱离了明式家具的模式,确立了自己的风格,并在出现高峰后逐渐衰退。

2.因此应该说,康、雍、、乾三朝是清式家具的重要发展时期,尤以乾隆时期的制品堪称清式家具的代表。清式家具结合厅堂、卧室、书斋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,分类详尽,功能明确。

3.它的主要特征是:造型庄重,雕饰繁缛,尺寸宽大,气度宏伟,脱离了宋和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。

4.清式家具主料木材挑选极为精细,表里如一,无节,无伤,完整的无一点瑕疵。花梨家具的部件和零部件,如抽屉板、桌底板及穿带等,所用的木料都是硬木。

其实很多关注这些古典家具的朋友们都知道,清式家具的造型和明式家具相比较,它们的风格是不同的,尤其表现在厚重的造型上。

清式家具追求稳定、浑厚的气势但趋向笨重,其总体尺寸比明式家具要宽大,与此相应的是局部的尺寸、部件的用料也随之加大。清式家具喜于装饰,充分运用了雕、嵌、,描、堆等工艺手段,其中又以雕与嵌为主要的方法。

清代除继承了明代原有的木雕和镶嵌形式外,又发展了螺细嵌,开创了骨木嵌、珐琅嵌和瓷嵌的技术。清式家具的构件常加以雕饰而兼有装饰作用,但一味追求富丽、华贵、繁缛的雕饰破坏了造型的整体感,触感也不好。

清式家具在结构上承袭了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,充分发挥了插销持榫的特点,工艺精良,一丝不苟。凡使用镶嵌工艺的家具,在石与木的交接或转角处,都是严丝合缝的。


大清翰林古典红木家具图片54.jpg